人体无论患何种疾病,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阴阳失去了相对平衡,正气虚弱,正不胜邪,邪气乘虚而入,阻塞经络,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气血通具有明显的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在调整阴阳和扶正祛邪方面,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临床上可通过选取不同的腧穴或配合不同的手法,以达到调节阴阳平衡的目的。如关元穴具有补阳的作用,大椎穴具有泻热的作用。有时也可不必辨别疾病的寒与热、虚与实,在取穴和使用方法都相同的情况下,拔出体内的风、寒、湿、热、毒等各种邪气,从而达到驱除邪气,扶助正气的双向调节用途邪气驱除,正气振奋,经脉自然通畅,气血运行流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同时对皮肤产生的负压具有调节微循环的功能,使局部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除,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及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机体局部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耐受性及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气血通能够解除肌肉疲劳 正常人身体各部有一个酸碱平衡的内环境,一旦打破了这种内环境平衡,人体就会出现不适或患病。如腰背部软组织疲劳过度,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局部缺血、缺氧,二氧化碳聚集,酸性代谢产物增多,所以出现腰背部“酸痛”现象。在阴雨天血液循环会更加不畅,这就是腰背部酸痛容易加重的原因。有的人长期缺乏锻炼,突然运动量增大时也会出现腰腿部酸痛的现象。这也是由于血液循环不良,二氧化碳聚集,酸性代谢产物增多的原故。 在疲劳酸痛的部位进行气血通,可以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增加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加速二氧化碳、酸性代谢产物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排泄,从而解除肌肉的疲劳状态。 气血通疗法能够调节精神紧张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竞争激烈,再加上营养配置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体育锻炼少,活动空间狭窄,人们常常地觉得身体疲惫,精神紧张,大脑疲劳。医学上称这种感觉为精神紧张综合症。 气血通疗法可以消除精神紧张,解除大脑疲劳。如pang胱经走罐可以疏通五脏六腑的经气,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尤其加速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促进大脑皮层的氧气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促进大脑皮层的二氧化碳及各种毒素的排除,另外还能通过脊神经根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从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避免或消除精神紧张和大脑的疲劳状态。 气血通可以缓解各种疼痛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这是中医治病常说的话。祖国医学认为,疼痛主要是由于经络、气血瘀滞不通所致。气血通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除瘀滞的作用。有些常见的疾病,如急性腰扭伤、落枕、头痛等疾病,局部使用气血通,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止痛之效,气血通具有缓解疼痛家庭保jian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疼痛是大脑皮层对身体某一局部病症的病理反应。由于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受阻,酸性代谢产物聚积,或炎症、癌症等疾病产生的致痛物质刺激了末梢神经的化学感受器,这些刺激通过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即反应为疼痛;气血通可以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大脑的功能得到了调整,改变了原来的痛觉,血液循环的改善加速了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和有害致痛物质的排除,同时缓解了局部血管和平滑肌的痉挛程度,解除了末梢神经的压迫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疼痛的作用。 即使是平时身体非常健康的人,在他的体内也会有一个薄弱环节,如有的人容易患胃肠疾病,有的人容易患心血管疾病,有的人容易患腰腿痛,有的人容易患头痛。而利用不同的穴位进行治,可以对某些疾病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尤其对于一些家庭急症的抢救,疗法具有独到之处,如感冒、中暑、虫蛇咬伤、小儿惊风等疾病,气血通可以立即缓解症状,达到家庭急救的目的。 气血通对老年人血管硬化的好处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器官相继老化,疾病也会越来越多,即使没有疾,随着机体的老化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或不便。血液在脉管中流淌,终年循环不畅,血液中的一些脂肪或杂质沉积在血管的内壁上,天长日久,越积越厚,使血管壁变硬,血管腔狭窄,这就是动脉硬化的根本原因。 许多临床资料表明,大多数老年性疾病都与血管硬化有关。如脑动脉硬化出现脑血管病;眼底动脉硬化出现老花眼;冠状动脉硬化出现冠心病;四肢动脉硬化出现活动迟缓等等。另外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综合症、肿瘤等疾病无不与血管有关。老年人血液粘稠度增高,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流缓慢,导致全身各个zhu织qi官营养供应不足,毒性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附着在血管壁上,反过来加重血管壁增厚变脆,管腔狭窄,同时毒性物质通过血管壁被组织器官重新吸收,也容易引起许多疾病。 气血通疗法可刺激血管壁收缩和舒张,增加血管壁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营养供应,加速有毒废物的排除,因而对于动脉硬化可起到预防作用。 气血通疗法预防胃肠道疾病 取足三里、脾俞、中脘穴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色瘀血为度,每周治疗1次,4~8次为1疗程。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经被大量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足三里穴对胃肠道的功能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所以有“肚腹三里留”之说。脾俞是脾经的经气输注在背部的穴位,中脘是胃经的经气汇聚于腹部的穴位,所以经常在这几个穴位气血通具有健脾益气,调理肠胃的功能,对于容易患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的人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气血通疗法预防心血管疾病 取内关、心俞、膻中穴拔罐,留罐10~15分钟,使穴区皮肤出现红色罐斑为度,每周使用治疗2 次,7~10次为1疗程。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重要穴位,为四总穴之一,与奇经八脉中的阴维脉相通,合于胃、心、胸、心包乃心之外围,对心脏具有保护,代心受邪的作用,所以经常在内关穴拔罐,能激发心包经的经气,使心包经的气血畅通,对心脏也有重要的调整作用。心俞是心经的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膻中乃心包经的经气汇聚于腹部的穴位,气之会穴,所以在三个穴位经常拔罐,具有宽胸利膈,宁心安神的作用,可以防止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气血通疗法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选择天突,肺俞和风门穴。天突穴皮肤不平,应选用口径较小的罐,肺俞和风门穴距离较 近,可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将两穴同时拔于一个罐内。每周治疗2次,7-10次为1疗程。 呼吸系统疾病往往是由于外感风寒之邪所引起或诱发,天突为任脉之穴,位于胸骨上窝正中,是气体流经之穴;肺俞为肺经的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外邪侵入人体首先伤及于肺脏;风门顾名思义乃外邪出入之门户,善治一切风症;所以经常在这几个穴位拔罐具有宣肺止咳,解表通络,调理气机的作用,对于经常患感冒。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应用气血通疗法预防颈椎病 对于那些经常伏案工作的人,或长期用枕不当,睡眠时颈部得不到支撑,头部呈强迫性低头姿势的人来说,最容易患颈椎病。而经常在颈部两侧的夹脊穴和颈肩部的肩井、天宗、秉风、肩外俞、阿是穴等穴位拔罐,或者在颈部疼痛部位走罐,具有疏通颈部经络,调整颈部的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的痉挛状态,所以对于颈椎病的病人可以起到预防和z疗作用。 气血通疗法如何预防腰背部疼痛 腰背部疼痛临床上非常常见,主要是由于急性扭挫伤、长期慢性劳损或外感风寒湿之邪导致经络气血不通所致。背部主要是督脉和pang胱经所循行,所以取穴以取督脉和膀胱经的穴位以及夹脊穴和阿是穴为主,手法多采用走罐法或多罐留罐法。如可选取腰背部的夹脊穴、背俞穴和命门、委中、腰俞、腰眼,阿是等穴位拔罐或走罐,以疏通腰背部的经络,促进背部的气血运行,缓解局部肌肉的痉挛状态,所以对于预防和治腰背部疼痛有一定的疗效。 pang胱经扣拔27罐具可以疏通五脏六腑的经气 在足太阳pang胱经的第一侧线扣拔罐具气血通,具有疏通五脏六腑的经气,调整全身的气血运行的作用,建议中老年人常用此法。因为pang胱经从头至足,纵贯全身,五脏六腑的经气均在背部输注于膀胱经上,pang胱经在背部的十二个背俞穴即是五脏六腑的经气所输注的部位。所以pang胱经可以疏通五脏六腑的经气:调整全身的阴阳平衡以及气血运行,另外还能过脊神经根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了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了机体的抗病能力。 气血通具有培补元气的作用 关元、气海、命门穴使用气血通有培补元气的作用。由于气海和命门穴同属于任督脉,距离较近,所以可将此二穴同时吸拔两个罐具。必须是N级S级各一个。 关元与气海穴都具有强壮作用,为保健的重要穴位。古人认为气海穴为元气之海”;关元穴亦称为丹田,是人体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交会穴;命门穴位于背部正中第二腰椎棘突下,是督脉的重要穴位:为“生命之门户”,乃真气出入之所,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人至晚年往往肾气虚损、阳气衰微,所以经常扣拔这几个穴位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延年益寿的作用。 三ying交穴气血通具有调补精血的作用 三ying交穴位于内踝上三寸,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为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赖后天的滋养,后天赖先天的促动。所以经常拔三阴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三经气血调和,则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因而可以达到调补精血,健康长寿的目的。 气血通具有祛除浊气的作用 人体的生长发育与衰老均与肾气的盛衰直接相关, 肾气充足则生长发育正常,精力旺盛,骨坚齿固,发泽耳聪;肾气衰弱则生长发育迟缓,精力不足,骨松齿脱,发枯耳背。所以古人非常重视人体的肾脏,称之为“先天之本”。生长发育之源”。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的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重着粘腻,容易蕴积于下,不易排出, 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多种疾病。所以涌泉穴经常扣拔可以及时排除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的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的精力充沛,具有固齿乌发、聪耳明目、延缓衰老的作用。 大椎穴气血通可以治疗和预防感冒
大椎穴乃督脉之穴。“督”有总督、督促之意。督脉行于人体脊背正中,上至头面,人终于脑,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脉气的作用,故督脉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之说。大椎穴位于人体背部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之阳气,联络一身之阴气的作用。所以经常在大椎穴扣拔具有调节阴阳,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预防感冒、咳嗽、头痛、中风等疾病,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作用。 足三里穴气血通具有多种调理和保健作用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四总穴之一,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古人称之为“长寿穴”。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从头一直到脚,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部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穴拔罐除了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外,对于头痛、牙痛、精神失常、发热、鼻炎、口眼斜、口唇生疮、哮喘、心悸,高血压、腹痛、泄泻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效果,故有“肚腹三里留”之说。 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经被大量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足三里穴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和内分泌功能都有良性的促进作用。 四关穴 四关穴即合谷穴太冲穴的总称。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四总穴之一。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和原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合谷穴与太冲穴都是人体的重要保健穴位,两穴合称为“四关穴“,意即人体生命的关口。 手阳明大肠经从手出发,沿着手臂外侧,终止于头面部的迎香穴。因此头面部以及五官的疾病,如头痛、咽喉肿痛. 口干、流鼻血、牙痛、口眼斜等均可通过合谷穴进行治和预防,所以有“两口合谷收”之说。同时合谷穴经常还可保持大肠经的气血畅通,使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及时排出体外。 足厥阴肝经从足出发,沿着下肢内侧,绕过生zhi器,循着两胁,上达头顶。肝藏血,充疏泄,肝主筋,开窍于目。太冲穴为肝经输穴和原穴, 因此太冲穴拔罐可以防治人体的精神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以及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筋脉拘急等疾病、太冲穴经常使术可以调整血压,使血压趋于正常,并具有增强性功能,调整情绪、清头明目的作用,使人具有旺盛的精力和舒畅的情绪。 du脐上使用气血通作用更大 du脐的穴名叫“神阙”,是任脉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qi带从母体接受营养,所以脐是“生命之根蒂”,神气出入之门户,任脉总领一身之阴经,循行于胸膜正中,上联心肺,中经脾胃,下通肝肾。所以神阙穴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具有健脾强肾、回阳救逆、和胃理肠、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以往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元气袋以及一些其他的敷脐药膏都是根据这一原理而治病的。如果能将气血通皮肤调理剂注入少许之后直接渗透于脐部,则效果更加显著,妙不可言。 |